学院物理系教师党支部举行“传承师道精神 共话学科发展”老中青三代师生党员联学联建活动

发布者:王秋枫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10

临近期末,数理学院物理系教师党支部携手物理系教师第二党支部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传承师道精神 共话学科发展”的老中青三代师生党员联学联建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唐洁同志,退休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代表朱瑞兴同志、郑仁蓉同志,以及物理系学生党支部青年党员代表共同参与。活动由物理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林方婷同志主持,现场洋溢着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和代代相传的院系情怀。

活动伊始,林方婷书记简要介绍了活动背景与目的,强调了此次活动对于物理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物理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刘道军同志带领全体党员同志深入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8-9章。刘书记结合物理系工作实际,着重指出,作风建设是教师队伍的“生命线”,必须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决摒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的消极心态,将作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常态化、长效化,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与使命。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积极发言。杨建文同志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上课下时间分配等角度,分享了提升“学风”的经验,认为培育优良学风是促进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肖桂娜同志强调,作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党风、教风、学风、校风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段志华同志认为作风建设贵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成为习惯,在传承优良传统与推动创新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与教学水平。

理论学习之后,一场跨越六十载光阴、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老中青党员座谈会温馨开启。林方婷书记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物理系自1954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从理工信息学院到数理信息学院,再到如今的数理学院,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既创造了辉煌成就,也经历了低谷挑战。退休教师党员代表朱瑞兴同志深情回忆了自己与数理学院几十年的深厚情缘,从数理楼的设计蓝图到每一间教室的熟悉模样,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与激动的言语,无不流露出对过往工作岁月的珍视和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郑仁蓉同志关切地询问了当前学位点建设情况,得知物理系成功获批了天文学、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后,她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对学院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赏。随后,原数理学院院长石旺舟同志饱含感慨地讲述了那段带领物理系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峥嵘岁月。近二十年来,正是凭借其高瞻远瞩的智慧与果断决策的魄力,引领系科在挑战中破浪前行,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整个数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石院长满怀期许地说道:“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有敢于做梦、甘于奉献、善于团结、勇于改革,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唐洁同志在发言中指出,老一辈建设者的深情讲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数理学院七十余年发展的艰辛与不易。站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幕的关键节点,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我们必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率领数理学院迈向新的辉煌。学生党员代表陈桓庆同志则分享了他在数理学院五年的成长点滴,从初入校园的懵懂,到参与竞赛、贵州支教的历练,直至如今成为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他感恩于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们的关爱凝聚成数理学院蓬勃发展的希望。最后,他以物理学公式  作结,寓意“成就源于成功之路上的不懈奋斗(Achievement is fighting on the way to success)”,坚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数理学院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

座谈会结束后,林方婷书记带领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新落成的物理教师教育中心,并就“微型博物馆”的建设进展进行了具体介绍。目睹物理师范教育的新气象,退休教师们难掩激动,脸上写满自豪;中青年教师则为教师教育事业的显著提升倍感振奋,这将成为他们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青年学子们对现代化的学习环境赞叹不已,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师生们共同期待,物理系的师范生们能够立足当下,在物理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长为未来教育事业的栋梁之才。


本次联学联建活动,在温情回顾与激情展望中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建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力量的凝聚。回望往昔,老一辈物理人以赤诚之心和无私奉献,为系科和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观照当下,中青年教师们勇担使命,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接续奋斗;展望未来,朝气蓬勃的学子们正以饱满的热情追逐物理梦想,在求知路上厚积薄发。我们坚信,数理学院物理学科必将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撰稿:李梦媛

摄影:杨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