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生在光学领域TOP期刊《Optics Express》发表科研论文

发布者:王秋枫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0

近期,我院2022级应用物理学本科生王弘晔在我院副研究员赵振宇(通讯作者)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上海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光学领域权威期刊《Optics Express》上发表了题为“Ti3C2Tx MXene-based terahertz linear polarizer made by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ablation(译:基于飞秒激光烧蚀二维层状碳化钛的太赫兹线性偏振片)”的学术论文。该成果依托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育项目《非侵入精准诊断直肠癌的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器及其智能设计方法》,展现了我院本科生在前沿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并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在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该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烧蚀技术制备MXene太赫兹线性偏振片的新方法。研究采用化学剥离-滴涂工艺在聚酰亚胺基底上构建MXene薄膜,并利用飞秒激光刻蚀形成7 μm线宽的周期性空隙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偏振片在0.2–1.0 THz频段内实现了高消光比、低插入损耗和超高偏振度,性能优于现有的太赫兹线性偏振器件。此项工作不仅实现了MXene材料在太赫兹光子学中的应用,同时展现出飞秒激光加工在二维材料微纳结构制备中的巨大潜力,从而为后续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自本科二年级起,王弘晔加入了由赵振宇副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深度参与科研项目。在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他通过系统研读文献、积极参与前沿学术讲座、定期与导师深入研讨,不断拓展学术视野,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王弘晔表示,在师大求学期间,学院“厚基础、重实践、国际化”的育人理念,以及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悉心指导,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并指明了方向。依托学院提供的优质科研平台与创新氛围,他立志在科研道路上持续深耕,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学院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顶层设计、坚守以生为本、突出创新赋能,积极引导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研探索,持续深耕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师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