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15:00,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于一教109教室举办第三十三期物理教师教育行业报告及前沿讲座。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物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奉贤中学校长林春辉担任主讲嘉宾。数理学院2023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全体本科生及部分2024级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部分物理系教师共同出席,讲座由物理系副主任杨建文主持。
讲座伊始,杨建文副主任为林春辉校长颁发了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兼职教授聘书,并对林春辉校长的卓越成就进行了简单介绍。林春辉校长多年来注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校课程及资源建设,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奉贤中学特色的育人模式。他提出了“潜能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自身蕴藏的潜能经历“发现—唤醒—释放”的过程,最终发展为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讲座中,林校长结合奉贤中学特色鲜明的“潜能教育”理念展开论述。他强调,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发现、唤醒、释放学生自身蕴藏的潜能”,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具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人,要让学习在课堂上真真切切发生。针对未来即将步入教师岗位的物理师范生,林校长提出了恳切而务实的建议。
他明确指出,大学本科阶段的核心任务在于扎实学习和深刻认知物理专业的本体知识。他提醒同学们,尤其是在顶尖中学任教,面对知识储备可能超越大学水平的学生,深厚的物理专业素养是教师游刃有余、不被问倒的关键。他特别强调大一大二的基础至关重要,而大三则是深化现代物理知识的重要转折点。
林校长对当下教育界追求各种教学“范式”的现象提出见解。他认为,不必盲目模仿或追求某种固定模式。教师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课堂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无论是逻辑清晰、娓娓道来的讲授型,还是互动活跃、师生共振的活动型,只要能引导学生真正“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让学习真实发生,使学生内化物理知识和规律,就是成功的课堂。他介绍了奉贤中学“教师导教导心、导言导行;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理念,鼓励师范生在大三、大四的微格教学和实习中,去感受和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多上公开课、多做课题。
结合自身30年从教经验,林校长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要素。教学水平体现在课堂实效和学生学业成绩上,是学校评价教师的基础。研究水平则体现在学术思考和教学创新上,是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支撑。他详细列举了物理教师研究可以聚焦的五大方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式研究、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物理实验改进与教具创新、以及习题设计研究。他建议同学们在大三阶段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判断自己可能擅长的研究方向,为未来考研选导师和职业发展早做准备。林校长特别指出,当前是AI技术赋能教育的新时代,鼓励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大模型等新技术解决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将是新一代教师的显著优势。
最后林校长寄语师范生,在大学阶段要“吃透”物理概念,理解其引入意义、定义、单位及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区别,建立系统化的认知体系。同时,要不断“涵养自我”,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发展方向。他形象地将教师分为四类: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俱高的“名师”;研究水平高但教学水平一般的“学者型”;教学水平高但疏于研究的“工匠型”;以及两者皆弱的淘汰对象。他鼓励同学们对标思考,早做规划,在两条轨道上都努力寻找特色点,做深做精,并在讲座的最后与在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了交流。
此次讲座不仅传递了奉贤中学先进的“潜能教育”思想,更以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和校长的视角,为上海师范大学物理师范生的成长指明了务实而富有前瞻性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