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数理学院物理学(师范)专业22级、23级部分本科生和学科教学(物理)专业部分研究生在物理系张敏副教授和郭一欣的带队下参加了“立足素质启新思,跨学科实践求真知”为主题的奉贤区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以下简称上外附中)举办,奉贤区教研员刘佳佳、上外附中校长张俞、奉贤区各中学物理教师出席了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上外附中理综组教研组长朱彬主持。

首先进行课堂展示。第一节课是由上外附中俞快老师带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上外附中杯”自制船舶航行比赛》。整节课的教学中,从动手制作到理论分析再到技术优化,体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科学思维。本节课通过项目式的学习,将浮力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接下来,上外附中周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书法中的物理:密度微单元专题复习》。本节课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成效也非常显著,通过砚台材质鉴别和墨汁密度的测量,学生完整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结论的探究过程,结合书法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工艺中的科学原理,增强文化自信和科学应用意识,既夯实了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

两节课程结束后,上外附中张俞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张校长指出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学校"自教育"办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小先生制在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价值,并强调物理教育在科学思维培育中的核心地位。她围绕新课标要求,提出通过实验探究、生活化教学及跨学科项目实现素养培育转型,倡导以教研成果反哺课堂。张校长最后呼吁以科学敬畏之心深耕教育,让物理学科成为点燃学生科学梦想、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石。

随后的评课环节,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丁嘉杰老师、上海市奉贤区肇文学校刘璐老师、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顾媛媛老师积极参与,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互动等方面展开深入点评,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我院物理学(师范)本科生张琰同学和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芦施琪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也表达了自己的收获和看法。此次评课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反思,也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推动了物理教学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刘佳佳老师开展了《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讲座。

在本次活动的最后,张敏副教授对奉贤区教研员刘佳佳老师及上外附中表示感谢,认为此类交流活动对本科教学尤其是物理基础教育意义重大。学生应珍惜公开教学的机会,体会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同时,她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鼓励学生认真研读教学设计,理解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跨学科实践不仅是知识的融合,更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以课堂互动为例,说明学生反馈给老师的惊喜是教师的幸福源泉。希望学生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学到物理知识,更能增强作为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撰稿:朱小乐,供图:朱小乐、李祎)